Hh

纽腰克的
异乡人

闪光少女| 它是一个开始,它是一种呼唤,它更是一次感动

因为徐璐和众多明星微博转发的好评,忍不住去看了看这本《闪光少女》。看完以后,除了沉浸在千指大人的帅气,徐璐宝宝的演技中,还有着很多很多的感动。不提电影的叙事方式、拍摄手法、情节安排,它本身的主题足以让我为之起身鼓掌。

我是学低音提琴和钢琴的,也加入了学校的交响乐团。那时候,对于我的师哥,同样是贝斯手的他去民乐团帮忙的行为很不理解,加个西洋乐队就够了,为什么还要每周花更多的时间去参加民乐队的排练呢? 虽然我自己受妈妈的影响,对音乐有着很多的包容度,但我没有学过民乐器,所听到的也是—古筝比钢琴简单之类的话,心里对民乐没有厌恶,却也没有那么多兴趣。

将来要出国学习,身为音乐老师的妈妈建议我在出国之前学一样民乐,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建议。因为在之前一个月布朗大学的夏校时间里,我深深的感受到,把自己民族的,自己国家的文化与世界分享,(也许这么说夸大了), 是一件很令人高兴和自豪的事。

不管电影中是否存在刻意的成分,在陈惊告白失败,油渣怒喊的那一嗓子那些话——扬琴在中国存在了400 多年,与钢琴同宗;在502二次元少女们看着窗外樱花,柔柔的唱起陌上寸草;在千指大人贝贝塔塔众人说出为了学习民乐在历史上所花的努力时;在陈惊想要放弃扬琴,妈妈说去和它商量商量的时候,我都很感动。

我知道现实生活中很多学乐器的朋友与我与陈惊一样,学乐器就是因为妈妈的一句话,练久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不喜欢它,练琴也很多时候是一个痛苦,极需要耐心的过程。也许学习民乐的朋友,也并不一定会因为民乐去苦读历史书籍。

但是我仍然为它感动,感动它引着人们去从更深的角度更高的层次去看待民乐,更把它与我们的历史联系在一起;感动终于终于有大荧幕上的作品,来告诉我们,去保护,去尊重,去欣赏自己的文化;感动它以青少年的视角,融合二次元的文化,创新的将民乐再带回给当下的90后、00后;感动它最终没有让西洋乐和民族乐真的拼个你死我活,而是相互接受,争奇斗艳。

有人认为电影过度贬低了西洋乐手,觉得生活中并不存在这种 “音乐阶级之争”的现象,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有一定的依据。但我想它只是要以一种夸张的表现形式来呼唤人们,引起人们的注意。因为很明显,即使不会那么夸张,但总认为西洋乐高雅,更值得去欣赏的想法是一定存在的。虽然同样做为一名西洋乐手,我很骄傲也很喜欢交响乐,但我同样认为民族的值得去被欣赏去被尊重,就像电影所呼吁的那样,也许它并不一定要打着高雅的标签,但它一定带着中国味道。

音乐如此,文化如此,本就不应该存着这样那样谁高谁低的偏见,像电影里那样,给民乐一个机会,与西洋乐争奇斗艳,相爱相杀,也是一种很好的共存方式。闪光少女就像一个开始。它至少开始倡导大家 去接受以至于去欣赏,去了解以至于更加感兴趣。

最后我还想说的是,当今也不见得有多少人愿意去听交响乐,听民乐就更不用说了。所以也真心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先去用心感受它们,在来看看自己的喜好。

评论(3)

热度(6)